1. 首页 > 生活百科

高考警示:专业与学科是同壹个概念吗 高考十大慎报专业

高考警示:专业和学科是同一个概念吗?

更多高考新政策及报考指南可关注微信平台:高考家长圈()

家长在填写高考申请表时,主要考虑院校和专业的选择。

在专业选择方面,如果你想学习一个自己感兴趣并且有能力学习的专业,那么你必须对专业信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在专业选择过程中,不仅要了解专业本身的设置特点、教学课程、未来趋势,还要了解不同院校同一专业设置和专业水平的差异。

高考申请表中通常提到的“专业”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有些人可能在谈论“学科类别”,例如“经济学”;有的可能是在说“大类”,比如“数学”,有的可能是在说“小专业类”,比如“数学”。金融工程”。事实上,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专业”被规范为“学科类、专业类、1个专业”三个层次。

“专业”与“纪律”

学科评估是对高等学校专业水平的间接评价。

“专业”和“学科”是高校中同时存在的两个不同的称谓。

一般来说,“专业”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简称《专业目录》)​​中的专业,以本科教育为主; “学科门类”指《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学科,主要为研究生教育。

2012年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与学科目录中的学科类别基本一致。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类别”也可以大致对应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因此,学科评价体系基本反映了该专业的情况,学科评价结果也可以间接反映某所大学该专业的教育水平。

1. 文理科专业设置及申请

1、专业设置: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专业”修改为“学科门类、专业、专业”三个层次。其“学科类别”与教育部2011年发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目录》一致。《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类别基本一致,分为哲学、经济学、法、教育、文学、历史、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增加了新的艺术学科类别。军事学无学科类别,其代码11保留。专业类别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数量由修订前的635个减少到506个。

此外,新目录将专业分为基础专业(352种)和特色专业(154种),并确定62个专业为国家重点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专业分别在专业代码后加“T”和“K”表示,以示区别。

2.专业招生:

不同学科类别(大类或专业)对应中学文理科设置,招收文科或理科学生。然而,近年来,在“宽基础、大口径;细方向、深深度”的大趋势下,以及学科交叉和专业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下,一些专业打破了单一专业的传统要求。招收文科学生。或者对理科学生的限制变成了文理结合。

一般来说,文科专业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

理科专业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主,涉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

编者提醒:

如何知道哪些院校开设专业?小编习惯使用新浪高考志愿者服务(网址:)的“专业设置学校查询”功能。例如,编辑需要知道哪些院校开设“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输入考生所在地、专业名称、录取批次等信息后,我们可以知道,两年制本科成绩的考生实际上有数百所院校可供选择。 。

开设“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的学院;图片来自新浪高考志愿者网

2.学校特色专业、重点学科设置及学科评估

1、特色专业:

2007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发布》,根据国家需要,在优先发展、专业紧缺的情况下,在若干相关专业领域选择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人才和困难产业。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能力,发展特色专业,充分发挥现有专业优势。

这类专业是考生报考时可以重点关注的专业。除了国家的需要,还有机构的专业能力。

特色专业相关分布点可参考“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专业栏目”。预计“十一五”期间,选建约3000个特色专业建设点。

2.开设重点学科的大学:

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包括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名单总体来说“实力强、产出高、投入大”,间接反映了院校对该学科的认可度,可以作为考生选专业时该院校专业水平的参考。

重点科目名单可参考“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专业栏目”。现有一级学科72个,84所高校共开设286个点(部分高校开设多个一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303个,181所高校共开设677个点(部分高校开设多个一级重点学科)。设立多个二级重点学科)。

3、科目评价: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是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学科划分,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总体水平评估。科目》由教育部颁布。 。

本次评价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所需数据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公布的公开数据以及参与单位提交的材料。更有价值地反映院校的专业教育水平,为学生选择学科和专业提供参考。

考前一个月家长如何快速了解志愿专业信息?家长和考生应尽量集中精力备考,在填写志愿申请时可以向志愿顾问寻求帮助。新浪汇集了具有丰富志愿者申请填写经验的专家,经过严格审核,组建了新浪志愿者申请专家组(),为考生和家长填写志愿者申请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新浪北京志愿者申请线下讲座

5月15日 14:00 北京线下高考志愿者报名公益讲座 主讲人:招生主任韩旭

菠萝百科网